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芥末堆看教育
(ID:jiemoedu)
2017年9月,我国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民办教育地位不断提升,教育消费也正在升级。在过去的一年里,作为教育细分领域中准入门槛较低的素质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机构以综合度、专业度进行角逐的同时,开始持续吸引资本关注,整个行业的资本市场相关数据呈上升趋势。
如果对素质教育行业过去一年的资本数据、运营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由于政策推动和消费升级,素质教育市场的渗透率方面已开始发生明显地变化,并成为投资的热点标。
2017年,艺术、体育市场的增速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但机构经营的重心仍在线下。如何更好地与技术相结合,让规模化运营成为现实,成为了新型企业们获取资源,在资本浪潮中持续跑马圈地的关键。未来,不论是艺术、体育等领域,还是研学等“新领域”,差异化的课程产品仍然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加分不再是“刚需”,改革释放了新蓝海
2017年,十九大等会议内容显示国家对素质教育日益重视,同时,全国各省教育厅已经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和加分分值,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减项、降分”要求,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奖励类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而教育部2017年9月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则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要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知识综合应用技能的学习活动,多与艺术教育、科技教育、体育教育相结合。在《指导纲要》通知中,多次出现公立校可与社会资源、校外资源从课程输出、师资输出、师资培训、教育场地等方面开展合作的建议。
尽管加分政策连年收紧,但随着高考改革、综合素质评价等政策的持续推进,素质教育正在以另一种方式提升其在K12学生中的重要性。而这样的政策变化,也无疑为素质教育机构们画出了一片新的蓝海。
素质教育成投资热点,市场渗透率仍低
芥末堆根据公开数据梳理了2015年-2017年素质教育在教育细分领域中的融资数量,2015年为51起,2016年为34起,2017年为49起。
在资本寒冬、头部公司品牌效应渐强、模式创新趋于无力等多重因素之下,包括K12、早幼教、职业培训等多个教育细分赛道在融资数量上出现了明显下滑。但素质教育领域在2017年的获投企业数量仍与2015年持平,在整体教育投资中的占比也因而有了不小的上升。
根据统计,与2015年、2016年相比,2017年素质教育行业的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了A轮前后,同时教育企业新东方、好未来及蓝象资本、真格基金等机构对素质教育赛道较关注。
有投资人认为,按照教育产品特性划分,素质教育属于非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教育既定流程,一定程度上是作为现有教育环节的补充,具有更强的奢侈品特性。国金证券在其2017年的教育报告中提到,在补充教育环节领域(素质教育)的公司,更需要注重提供教育产品的品质及市场定位等。
在整个教育行业中,素质教育的渗透率目前仍较低,且随着消费者习惯的不断变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望受益于渗透率提高,同时由于需要进行消费者习惯的转变(在线模式,一对多模式等),营销费用占比高的现象较常见。同时相比于早幼教、K12等渗透率较高的领域,素质教育依旧处于较早期的阶段,市场空间大,未来很多品类可能成为刚需。
艺术教育行业整合加速,中小型机构危机加剧
对于艺术教育来说,其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品类,教学强调互动感及体验感,目前看来,艺术教育的形式仍主要为线下,每个细分领域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多且不统一,并且,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每个细分领域的教学内容单一,同质化较严重,对于教学成果又缺乏统一的评估检验标准,所以机构的试错成本相对较高。
虽然艺术教育的成本高,线下为主,模式较重,但由于政策推动,艺术教育依然是整个素质教育行业的“领跑者”。2017年9月民促法修订案正式实施,明确了艺术培训机构举办人可以依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取得办学收益;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市场调节自主收费;在税收优惠方面,根据后续出台的相关政策,艺术培训机构有望获得优于普通企业的税收优惠。
同时,根据芥末堆对2017年素质教育融资机构情况的分析,获得融资的机构中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机构占多数,因此,艺术教育是2017年素质教育细分领域对于在线教育模式重点尝试的区域,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音乐、美术类的在线教学、在线陪练产品。
这类产品由于结合当下热词“在线教育”,是传统艺术教育形式上的突破。尽管传统的线下音乐教师对其模式、质量有质疑,但它仍被资本所看好,原因在于许多投资人认为音乐在线教学、陪练产品将逐渐成为刚需,智能硬件及线上平台在部分音乐、美术教学中可以代替老师为学生进行纠错,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线下音乐教学,在线模式可以使学习者更高频、方便地参与学习,费用相对较低。
不仅是较高频的素质教育品类,艺术教育对于艺考生而言更是刚需。根据国家统计局、方正研究所的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普通高等院校中艺术类本科生占比逐年上升,正走向成熟,近两年处于整合阶段。
此形势下,对于中小型艺术培训而言,由于教研、师资等方面的能力有限,在面对积累一定口碑的品牌艺术培训机构的整合时抵抗力明显较弱,而大型品牌艺术培训机构在获得融资后将加快跑马圈地,整合中小型机构的教学资源。在资本、技术为艺术培训行业洗牌中,中小型机构的生存将变得更加艰难,自主研发课程能力弱,又为大机构向输出其标准化课程提供了机会。未来,标准化的课程、教研师资是艺术培训机构走向规模化的必经之路。
研学教育爆发式增长,作为“新宠”模式较重
除艺术、体育等古老品类,2017年研学教育成为了领域中的“新宠”。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中小学研学教育的渗透率仅为5%。2017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商请推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函》、《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称将组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资源单位申报,在各地遴选命名“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
政策的利好推进,使2017年国内大大小小的研学、营地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是素质教育领域的“新宠”。
未来,由于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的实施,研学教育在行业准入、产品、安全管理等环节都将受到更严格地管理。同时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已在2017年宣布成立研究院、“研学共同体”、共享教研资源的启行、世纪明德等老牌研学教育机构,将在今年继续开发新课程、探索新的产品模式,可见,课程产品线仍是研学教育企业未来实现差异化、提高壁垒的关键。
总体来讲,2017年素质教育行业市场增速整体呈上升趋势,由于主要针对年龄段集中在低龄阶段,与语言教育、早幼教领域的联系较强,资本注入加快了行业与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2018年细分赛道领域中的玩家有望借助这些力量完成跑马圈地。
两个黄鹂说:
伴随着国内消费升级和新中产力量的崛起,中国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和孩子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明显提升。在这一背景下,素质教育产业正以350亿元的市场规模和30%的增幅迅速成为教育、资本关注的赛道。
近年来,80、90后家长成为主力消费群体,中国家庭教育观念发生重大转变。据家长帮发布的《2017中国家庭素质教育消费报告》显示,八成家长愿意为孩子选报校外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其中艺术类占大比重,体育、科创及研学教育产品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核心诉求。能否把握新一代家长群体在教育上的新诉求,成为教育机构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