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遵从视觉认知规律提升口才?-特色少儿口才培训

1.视觉认知

1.1 视觉认知的概念

谈到“视觉认知”我们先要明白“视知觉”,“视知觉”就是视觉思维, 指的是视觉把握对象的过程。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也是人类对自身研究认识最深刻的部分。然而“视觉认知”是高级的综合信息处理的过程,对物体属性包括类别、规律、运动、本质和用途等深层次的认识。

1.2 图片视觉认知的规律

我们在观察图片的过程就是视觉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视觉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视觉重心区

当我们在短时间内观察一副图片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会第一时间捕捉到“视觉重心区”,而所谓视觉的重心区,是指人们通过眼睛观察一副图片的时候,眼睛扫视图片后聚焦的一个较小的范围,而这个范围一般是图片主要物体所在的位置,当图片并没有主体物的时候那么“重心区”将是图片的中心位置。

图片  

                   图1                                            

如图1所示,其重心区很明显,就是图中主要物体树的部分,然而当我们第一眼扫视图2

图片

                     图2      

在感受到眼花的同时仿佛并没有主体物,此时我们的眼睛不自觉的会盯住中心或附近的位置看去观察,这就是我们所判断的“视觉重心区”。

1.2.2 视觉余光区

余光区也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图片中重心区以外,有高光点,亮度高于重心区3-5倍的,但却不足以引起我们第一眼充分注意的地方;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我们的视觉重心区应当是在伞顶部突起的位置,然而余光区则是具有高亮度的伞面上的图案,淡粉色的花瓣和花瓣周围红色的液体。因此我们在短时间内关注了重心区以后,了解了大致轮廓,需要将目光马上转向具有高亮度的余光区部分;

另一种情况是没有高亮点,同样重要的物体,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学会扫视,快速发现其分布的特征,并且准确的思考其分布规律,或是以一个中心圆形分布,或是左右、上下分布等,根据不同的图片具体分析,并且找到特征的物品,对图片进一步的了解。如图2,没有主体,余光区也并不鲜明,画面高亮点到处都是,基本是近处和远处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的伞。这时,的余光区就需要寻找这些高亮点中特别的部分,如图2的浴衣等。

而且在研究中发现,关注重心区后兼顾余光区,眼睛的视觉规律是以重心区为中心,画圈来搜寻余光区,同时眼睛的焦点会转变,离开重心区,向四周各个高亮点聚焦。

1.2.3 视觉外围信息

外围信息又称为边缘信息、背景信息,一般在图片的周边,或者把图片看成三维空间的远景部分,也就是相对更加不显眼的,被称为背景的部分,往往其范围较大,但同时具有很高的信息含量和思维的延展性,并且能够体现画面的整体构图。从视觉传播角度分析则是的视野关注了重心区、余光区后的其余部分。其特点就是不完整、多远景、不清晰等,因此这些信息需要我们提炼总结出来。

2.口语表达

2.1 口语表达的概念

“口语”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说话时使用的语言。”如果说得更准确一点,口语就是口头交际中使用的主要诉诸听觉并借助各种辅助手段表情达意的口头语言。然而“口语表达”则是这种口头语言的表达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口语表达者参加这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则会综合反映出个人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不仅考虑是否准确、合乎语法,还要考虑是否得体。

2.2 口语表达的技巧

2.2.1 准确、清晰

当我们通过适当的字、词、句来充分表现所表达的客观事物和思想感情时需要准确、清晰。然而这其中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音准确;二是语意清晰。

在语音方面,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让人听得明白、不产生误解。而且口语表达具有时空性的特点,稍纵即逝,因此要让受众听清楚、听明白,必须十分注重音节、重音和停顿等,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

在语意方面,口语表达的词语、句子必须运用十分准确,尽量避免包含其它的含义,才能表达出真实、准确的意思,而且在表达过程中要形象、生动,并且可以带有时代气息,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态度。

2.2.2 简约、质朴

口语表达基本要求是要让听众能够准确、清晰的理解。因此,最简约最质朴的表达往往能够让受众感到简单易懂并且内涵丰富,正所谓简约而不简单,还能给受众思考的空间,正如“诗歌”之谬处,运用简洁、精炼的语言的却表达丰富的情感,因此被誉为最美的文字艺术。冗长啰嗦、抓不到重点的表述根本无法吸引人的注意甚至令人生厌。成功的演说家无不惜字如金,给人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让人回味无穷。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朴素、质朴不是庸俗、恶俗,生活化的语言并不意味着是生活中的任何语言,它是经过加工总结所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口头语,应该在其中避免口语中的杂质。

2.2.3 把握语言节奏

语言的节奏把握也是至关重要,在口语表达中拖泥带水、磕磕绊绊的讲话,不仅可能造成自己思维混乱,而且表达出来的语意也会混乱,因为语言节奏的不和谐,会影响说者及听者的注意力及思维的方式,分散了注意力、打乱了思维,说者无法有逻辑的延续话语,听者也无法顺畅的接受内容。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的把握语言的节奏。

3.图片从视觉认知到口语表达的技巧

3.1 视觉认知过程的表达

图片的视觉认知的过程在前面已经详细的讲述并且根据图片具体分析,但是从视觉认知到口语表达又是另一个过程,需要我们结合两者的技巧描述才能事半功倍。视觉认知的规律,告诉我们观察图片的三个重要步骤,如何分别描述,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的探究。

3.1.1 视觉重心区的表达

当我们快速找到了重心区,同样也分为两种情况表达,有主体物和无主体物:

有主体时:通过主体就会把图片分为了几个部分,根据具体图片的不同,再划分。首先我们要注意因为其有主体部分,因此我们需要较为清楚的描述出来,首先应该观察主体的轮廓、线条、颜色、特征等,从而判断其本质,在描述过程中先确定主体位置,尽量说概念词语,在进行细节描述时用词要准确,具体并注意量词的使用。先说出主体本质属性,再按照轮廓、线条、颜色、特征等详细进行描述,如图1

图片

                     图1

在图的中部有一颗枯树,树的上部树干扭曲向上,树枝也扭曲向四周伸展,像是卷过的头发丝,在树的下部有个圆形空洞,空洞的内部和周围都长满了绿色的植物,在挨着空洞的上部大约有十几根树枝也长这绿色的植物。

在无主体时,描述的思路仿佛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我们需要首先在重心区的部分观察图片整体的大轮廓,然后将图片分成几个部分,然后再进行描述。如图2

图片

                      图2

重心区肯定在近处的帐篷和远处人和伞的分界线处,因此通过这个我们将图片分成了两部分,然后可以通过由近至远的方式逐一描述。同样,我们也需要在分清轮廓后找物体的特征本质,否则会产生错误的描述。这时我们的视线需要转移,这样就到了下一个阶段。

3.1.2 视觉余光区的表达

余光区的描述也分为两种:

在图片除重心区以外有高光点时,我们判定余光区后进行描述,在描述过程中同样要以轮廓、线条、颜色、方位、特征等进行描述,并且用词准确、具体,多用量词、方位词、概念性的关键词等,如图3

图片

                       图3

余光区是具有高亮度的伞面上的图案,在图片的左上方有3朵花,右下方有2朵花,每朵花有5片淡粉色的花瓣,初步判断应该是梅花,在花瓣周围围绕着不规则的一圈深红色的液体,从左上到右下包围着花,并且中间连着没有断开。

在没有明确的高亮点时,我们根据之前的方法快速找到余光区,然后对其进行具体描述,并且根据你的知识储备和基本常识加以思考、分析,综合描述并且对物体和整幅图加以判断。如图2,没有主体,余光区也并不鲜明,画面高亮点到处都是,基本是近处和远处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的伞,但是通过近处伞周围包裹的同样材料、颜色的半包围,以及红色伞中挂的灰色的浴衣和上方伞中挂的白色的浴巾,可以判断这里应该是更衣间,接下来在抓住上方的一些高光点继续描述,如上方中间部分穿着黑色短裤半裸着的男士,再整体判断整个场景则应该是夏日的海边户外沙滩。这样信息就会更加准确、具体。

3.1.3 视觉外围信息的表达

前面总结出外围信息,一般在图片的周边,同时具有很高的信息含量和思维的延展性,并且能够体现画面的整体构图,其特点就是不完整、多远景、不清晰等,因此面对这些不完整的信息、局部的残片、看不清的全景背景信息,我们依然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具体的描述,同时从局部猜测整体,结合生活常识,通过自己的合理的、有根据的联想和想象,对外围信息做概述性的描述。如图1 ,背景的下部是深色的山脉,说明这是在山群中,且没有阳光,中部是有些模糊的蓝天和灰色的云,上部就是大面积彻底模糊的乌云和一小块蓝天,这说明应该是在雨后或者雨前乌云密布的场景。

3.2 图片从视觉认知到口语表达的其他技巧

了解了根据视觉认知的规律和过程进行描述,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以下技巧,这样表达会更加准确、出色。

3.2.1 抽象思维的运用

人类大脑最大的作用就是各种形式的抽象活动,促进了思维系统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产生了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及形式思维。大脑要使一个已经存在的物体在头脑里重建起来,必须有一种关系,结合这种关系的方法,就是大脑的抽象形式,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锻炼抽象思维的能力,并且学会运用概念性的词语,准确清晰的表达。在我们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其完整性是通过形式与思维的相互关系而完成的,这类活动是完成事物的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

3.2.2 加强日常积累

一个有经验的老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一定是从事物的内部特征联系到事物的外部特征。这正如阿尔多斯·赫胥黎在谈到“观看”时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感觉+选择+理解=观看”。他说:“你了解的越多,看到的就越多”。当我们在描述一幅图片时,如果您原先储备知识与画面传达的信息相关度越高,我们就会更深刻感受、理解图片,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而且在口语表达过程中,日常积累的知识、词汇都可以运用其中,更能准确清晰的描述出图片的内容。

3.2.3 表达善用词语

在具体将图片的视觉传播转化为口语传播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借用口语表达的技巧中准确、清晰、简约、质朴外,还要注意之前所提到的运用具体的颜色、数量、形状、方位的词语去描述、而且多用关键词、概念词,运用这些词语仿佛就在语言在绘画一样,具体的颜色、方位、形状能够准确、清晰的勾勒出图画的框架,而且运用关键词、概念词便于简洁明了准确的概括图画内容。

3.2.4 注意节奏把握

在短时间内描述一副图片时我们要注意把握节奏,在具体实践中,我们练习在一分钟内描述一幅图片,这时我们应该注意10秒钟一个节点的去描述,大致10秒就换一个方向、位置去描述。如果并非在一分钟内描述,原理也是一样的,也要在短时间内切换描述、表达的点,这样表达会更加的全面,同时也在表达技巧中提到节奏把握的重要性,这样的表达不会分散注意力、打乱逻辑和思维,受众也能准确的获取信息。

3.2.5 巧用“疏笔点染”

在口语表达、描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快速的将图形思维转变为话语模块思维,才可能比较顺畅的表达。然而,如果我们学会运用“疏笔点染”的方式,则会更加便于我们的表达,“疏笔点染”属于口语中的“白描”,在平时说话中的描述,一般不会做工笔细描,而是在叙述中适时适度地用“白描”修辞,寥寥几句话就抓住细节,把所述对象生动的表现出来。这正是我们图片口语表达所需要的

总之,在图片的描述中,结合视觉认识的规律,运用口语表达的技巧,并且将两者结合找寻图片从视觉认知到口语表达的技巧,这样就能够更加准确、清晰的描述图片,将图片的固态形象,用口语表达的生动形象。

参考书目

[1]钱家渝.《视觉心理学》.

[2]应天长、王婷.《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3]王新成.《浅析视觉传播的特征》.

[4]刘克奋.《视觉传播新概念》.

[5]刘妮娜.即兴口语表达特点分析》.

[6]王黎明.《即兴口语表达的大众化推广技巧》.

[7]赖葵文.《口语表达的技巧性探析》.


两个黄鹂:致力于4-15岁少儿口才培训,现开设关键期口才班、专业班(朗诵、主持、演讲)、语言矫正班。

 ★ 教学特点 ★

分级教学 科学评估
1-9分级教学,入学评估+科学测评

3+5 教学模式
课前、课中、课后3段式教学,融合导入+探究+方法+训练+呈现教学五步曲。告别单教学模式。

注重实践 实用性强
众多高校毕业老师,数年教学经验。为每个孩子量身打造教学方案。

成熟体系 寓教于乐
上百种教学形式配合海量动画视频让讲解更清晰,让课堂更多趣。

针对性强 效果显著
专注4-15岁少儿成长需求,让孩子从不敢说、不爱说、不会说,变为敢说、会说、乐说。

考级测评 科学检测
每级课程学习结束。学员可参加统一组织的“关键期口才等级考试”有效检测学习成果。

AI在线 学习系统
AI在线学习系统:引入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技术(AI),线上线下双重课堂,教师学生跨教室实时互动教、学、练相辅相成。

新浪微博:@两个黄鹂教育
微信号:two_huangli
官网:http://www.2huangli.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科技创业园E座212A